什么是琉璃?
琉璃的使用已有2466年的历史,为中国五大名器之一(翠玉、琉璃、金银、青铜、瓷),也是佛家七宝之冠(佛教传到中国后,奉琉璃为至宝,“药师琉璃光如来”所居的“东方净土”,即以净琉璃为地,光照“天地人”三界之暗。经书中这样写道:“愿我来世,得菩提时,身如琉璃,内外明澈,净无瑕秽”。琉璃因此成为佛家七宝之冠)。
琉璃十分珍贵,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。
琉璃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(《明制》载: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琉璃,大臣四品以上才允许配带),对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,民间使用十分少见。
琉璃,采用“琉璃石”加入“琉璃母”烧制而成。
琉璃石: 有色水晶,《天工开物、珠玉篇》: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、占城火齐,其类相同……其石五色皆具……此乾坤造化,隐现于容易地面。天然琉璃石日渐稀缺,尤为珍贵。
琉璃母: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,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,使其在造型、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改善。《钱围山业谈》载:奉宸库者,祖宗之珍藏也……琉璃母者,若今之钱滓然,块大小犹儿拳……又谓真庙朝物也……但能作珂子状,青红黄白随色,而不克自必也。
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,火里来、水里去对工艺的要求极高,前期制模非常繁复,对模具的要求也极为苛求:
昂贵的有色水晶体在模内烧制成型后逐步降温,在炉中至少需要呆上长达9天时间。其间融化的液态有色水晶体的流动很难控制,但正因为如此,才出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又有统一风格的琉璃作品。最为重要的是,一件产品一个模具,无法重复使用,这造就了琉璃产品的独一无二性。
在经历了火的洗礼后得以重生的琉璃,一如涅磐的火凤凰,成就了其"真"的性格。
当她出炉后,再经过不亚于珠宝制作的一系列打磨、抛光等工艺,使其从制模、烧制到最后成型,需要近20天的时间来精雕细琢,每一个流程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。一如完美的人生,必须有风雨的磨炼,不为"虚假"而辉煌,只为"真我"而存在。
烈焰的洗礼、水晶的秉赋,再加上流水的雕琢,使琉璃从出世的那一刻起,就拥有了"真"的柔美,如同佛就舍利,更是一种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。
情似琉璃,爱如水晶。有琉璃的精致生活,是一种格调,一种与生俱来的格调;不戴钻石的时候,琉璃与真我同在。
古法琉璃是一种可以带来好运的神秘物质。这种好运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最早的财神信物,也就是招财,另一个则是保健康,求平安。
资料
■居家则致千金、居官则致卿相,《史记》中的一段话,与琉璃的起源有关。(《西施泪》略),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,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,也是用琉璃做的,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,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。
■琉璃是在大唐三藏法师玄奘(唐僧)翻译的《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》中称:东方净土(与西方极乐世界比肩)就是以净琉璃为地的世界,是药师琉璃光如来(与西天如来佛祖一样)的法物,琉璃光可照三界之暗。这就是人们说琉璃保平安的原因。
《药师琉璃光本愿经》中这样写道:"愿我来世,得菩提时,身如琉璃,内外明澈,净无瑕秽……"
琉璃是诗歌,千年传唱
琉璃是音乐,悄然回响
琉璃是一份情感
在长久的积淀后于沉静中勃发
琉璃是一种沧桑
大隐、大悟
在超然中追忆着流年的随想
琉璃是一种格调
与生俱来
似一位堕入尘世的精灵
用淡淡的呼吸
昭示世间最为永恒的生命
火里来、水里去
灵动飘逸、天人合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