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是因为今年冬天下过几场雪的缘故,所以总感觉比往年冷一些。也记不得去年以前的冬天里我都在做些什么,反正就是觉得这个冬天特别无聊,好像没怎么出去过。或许别人的想法也和我差不多吧,所以在网上总能碰上几个同学,而“中国人”网站里的班级也显得比较热闹一些:
我刚提出,去外面搞个野餐,就有一大帮人来K我,而且一个个要看我怎么在雪地里生火,怎么就着西北风茹毛饮血。那我们可以去溜冰!我本还想留言,可是又怕被他们K,所以写了又删掉了。
是的,溜冰,多年以前我们曾深爱着的运动,现在好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。
记得第一次溜冰是在初二,英语老师带我们去的,因为她只教过我们一年,所以对她的印象并不是很深。只记得她很喜欢玩,那一年我们从学校外面的那条小河里的钓鱼比赛,到丰山之颠的寻宝,再到工人文化宫的溜冰,一步步的冲出了四角天空的校园。还记得她有一个叫(一气)呵成的儿子,因为她老说:MY SON IS MY SUN!MY SUN IS MY SON!
那时我们玩的是滚轴溜冰,而且也只有工人文化宫里有。几根铁栏杆和几张铁丝网拉成的一块并不是很大的水泥地,和我们一般大的孩子们都在里面溜啊溜,放的是的士高音乐。在滚轴滑动的声响和快节奏的音乐声中你还能静如处子,那简直就是神话。虽然那次我们是初显身手,却凭借着那种不畏虎的冲劲,竟也能和着音乐,由涩涩的起步到流畅的滑将过去!
只是那时候的鞋子还是“捆帮式”的,除了鞋底的四个滚轴,就剩鞋跟的那两根细长的鞋带了,怎么个捆帮那就全看你自己的火候了。所以那时玩兴正浓时,鞋带散了的事是常有的,然后拖着的绳子绊倒了后面的玩伴,摔倒的玩伴挡着了去路,让那些来不及“刹车”的同学一个挨着一个的倒下去,叠在一起,然后笑声四起,呻吟声四起,再然后就是各自整理自己的鞋带,再捆再帮再上阵!好像永远也没有玩够的时候,永远也没有笑够的时候!
后来因为中考,溜冰曾被我们遗忘过一段时间。再后来,溜冰的地方却是一下子多了起来。那时,有一个“五洲溜冰场”,还有个真冰的滑冰场,只是前者因为拆迁,后者可能是客源问题,都无疾而终了。
太平洋娱乐城的那个位于四楼的溜冰场,曾经是当时的“中流砥柱”。鞋子,当然已是一套进去就完事的这种了。地面也变成打了蜡的地板,还有一些增加难度的小桥什么的。记得那时还评“每周之星”,溜的好的人还有奖品。而长大一点的我们却不知怎么回事,不是生分了,就是太亲密了,条件好了,玩的反而不尽兴了。
现在也曾经情不自禁的去过太平洋的四楼,可是隔着玻璃看着里面一张张年青的脸,竟不敢跨进去了,虽没有那种“耳畔频闻故人死”的忧伤,“眼前但见少年多”的感触却也不是很好过。不过也看到了一个带着五六岁孩子的母亲,母亲微笑地坐在一旁,孩子在那扶手边欢欣雀跃的样子。于是就想到一首歌:《似水年华》,看年华似水流, 仿佛生命从此也跟着流走。。。
想念溜冰!
|